導讀: 《1》無春茶,不春天。茶圣陸羽在《茶經》中說道:“凡采茶,在二月、三月、四月之間“。茶界也有這么一句老生常談,一兩春茶一兩金。如此看來,春茶還真是深受愛茶人士的追捧。不知大家是否聽過這樣一則典故?魏晉 ...
《1》
無春茶,不春天。
茶圣陸羽在《茶經》中說道:“凡采茶,在二月、三月、四月之間“。
茶界也有這么一句老生常談,一兩春茶一兩金。
如此看來,春茶還真是深受愛茶人士的追捧。
不知大家是否聽過這樣一則典故?魏晉時期極富盛名的美男衛階,人們為一睹他的容貌,出來看他的人都圍成一堵墻了。
這是百姓對貌的追捧。
可茶友對春茶的追捧,并不是簡單停留在膚淺的“貌”上的。
如同冬不穿白,夏不穿黑,那都是有道理的。
春天的茶,經過了一冬天的修養累積,茶葉中的內含物質往往是最豐富的。再加上早春低溫,陽光不太強烈,茶芽的細胞生長也較為緩慢,生長周期長,就意味著可以積累更多的氨基酸,而氨基酸含量的多,也使春茶成為了各個茶類的品質之最。
喝茶,當然要喝最好的。
這是一個不懂茶的朋友都明白的事理。
可是就在昨天,在向這位朋友索要“喝后感”的時候,她卻一臉苦悶地大吐苦水。
“我買的春白茶,是苦的?!?/strong>
那哭嚎的陣仗,那可憐的樣子,實在惹人心疼。
想來,把春白茶泡出苦味的并不止一人,不如就索性與各位說說,為什么春白茶泡起來苦澀?
《2》
香氣,是春白茶的標簽。
就拿前一陣子飲過的2021一級白牡丹《鵲橋仙》來說,還未沖泡時,干茶的清爽味就已經能飄至鼻腔內。待到用沸水潤燙后,那耐人尋味的香氣則更是四溢開來,鮮甜清雅,頗有種身處杭之花塢,看著點點碎花,飄零落河之感。
而哪怕是抓住春日尾巴的春壽眉,泡出來的茶湯都有一股彌漫開來的花香味道。
一口喝下去,是梔子花、茉莉花、蘭花香的百花聚會。
所以在正常情況下,春白茶不會泡起來苦澀。
但人生不是排練現場,凡事總有意外。
當某個環節中的某個細節出了差錯,茶湯自然就變味兒了。
而泡茶和做人一樣,不深究細節,就很難成功。
從本源出發,春白茶的品質很可能是一大原因。
老話說,高山出好茶是有道理的。
記得和朋友去某名居旅游的時候,因為地處山地,下山歸田之時,能看到好大一片茶園。一排排青翠欲滴的茶葉,被規整地種植在山坡上,在云霧的環繞下,顯得是極為漂亮。
明代陳襄古詩曰:“霧芽吸盡香龍脂”。
說的就是云霧對于茶葉的影響。
而高山之所以出好茶,不僅是有著遮擋日光的云霧,更是因為有著符合優越生態環境的“溫光水氣土”的各種因素,它們滿足了茶對生長的需要,茶葉當然也就好了。
但平地茶與高山茶相比,它就沒有這樣的優待了。
因為海拔低的緣故,平地茶的環境往往光照強烈,多直射光,茶樹接受光照時間長,強度高,對于茶葉中一些物質轉化便極為不利。過快的生長速度便會導致茶葉內含物質積累不豐富,芳香物質不足。
泡出來的味道,通常來說,就會比高山茶味道會苦澀一點。
《3》
制茶工藝,差之毫厘失之千里。
做茶,若沒有處理得當,也是會影響茶湯的口感。
以至簡工藝著稱的白茶,所處理白茶的過程不過兩步。
一是萎凋,二是干燥。
萎凋,即把茶樹上采摘下來的鮮葉,通過薄攤在水篩或萎凋篩上,使之失去一定水分。
等到接近所需的水量時,便攤開曬干,這就是干燥。
這個過程簡便,卻不簡單。
因為在此過程中,水分是緩慢流失,茶葉是緩慢干燥的。
所謂慢工出細活,細節是最難把握的。
剛采下來的茶青,如果沒有及時萎凋處理,悶得久了,營養物質就容易受損。而且本應該蒸發掉的水分,沒有被均勻排除在葉片外,造成苦澀味的茶多酚和咖啡堿等物質也被大量保留其中,最終使白茶口感苦澀。
除了萎凋到位,干燥同時也很重要。
若日光溫度太高,一不小心就會使得茶葉過度發酵。還會因為攤曬的距離過近,而受熱不均,影響了白茶內部正常的物質轉化,這就破壞了原來的香氣口感。
如系好衣服的紐扣,要想喝到好茶湯,這每一步都要做好。
《4》
在鑒別了白茶產區、工藝方面的因素外,沖泡方法也是不能忽略的一個要點。
最先注意的,就是投茶量。
投茶剛好,才不會失了茶水比例。
很多茶友在剛開始喝茶的時候,在110ml的白瓷蓋碗面前,往往下手沒輕沒重,一投,就是遠超標準量5g的一堆茶。
在浸泡時間和水溫固定的情況下,投茶量越多,其溶出物就越多,且滋味就越濃。同時,茶湯顏色加深,味道也向苦藥味靠攏。
這樣的比例失衡茶,喝起來,直苦得人叫哈哈。
第二,就是要快出水。
不論沖泡何種白茶,所講究的秘訣就是一個字,快。
刀光劍閃之間,茶就要合水出蓋。
快,才能讓茶葉內的豐富物質均勻析出。
快,才能極大程度地品味到白茶的鮮爽。
而出湯太慢,葉片內的茶多酚和咖啡堿就會快速地釋放在湯水中,蓋住了其他物質的芳香和味道,茶自然就會苦澀,自然就沒有了一開始原有的清香。
除了快出水,還要記得把茶湯瀝干。
倒完的茶湯殘留在蓋碗中,其中的湯水與茶葉長時間浸泡,也等于是坐杯悶泡了。
后續再沖泡,就是花蜜變黃連了,能不苦澀嗎?
看來春白茶苦,還真是一件太容易的事。
《5》
喝白茶,一定要喝懂茶,喝對茶。
白茶所追求的美學,也就是在細節中領略功夫的味道。
一枝一葉,一泡一蓋。
從摘取到沖泡的一路走來,皆是每一種香氣的體現。
春白茶,是喝之有味的。
這味,是香味。
是千里迢迢,從高山茶園中翩躚涉水而來的。
它卸下古遠的青香,甘愿忍痛飲熱湯。
請你一定品茶。
本文推薦"白茶的功效與作用 | 白茶:茶性——春白茶喝起來苦澀,原因到底在哪?"僅代表作者觀點,不代表本網站立場。本站對作者上傳的所有內容將盡可能審核來源及出處,但對內容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。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其真實性及合法性。如您發現圖文視頻內容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,本站將及時予以修改或刪除。